野生草珊瑚常生长于海拔400-1500米的山坡、沟谷常绿阔叶林下阴湿处。适宜温暖湿润气候,喜阴凉环境,忌强光直射和高温干燥。喜腐殖质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微酸性的砂壤土,忌贫瘠、板结、易积水的黏重土壤。产中国安徽,浙江,江西,福建,台湾,广东,广西,湖南,四川,贵州和云南。在世界分布于朝鲜,日本,马来西亚,菲律宾,越南,柬埔寨,印度,斯里兰卡也有。
间作遮荫:草珊瑚耐阴性强,喜漫射光,所以宜选常绿阔叶林下种植。如在无荫蔽条件的山坡、排田种植,可在田间间作玉米等高秆作物,利用高秆作物适当遮荫。通过对间作作物的管理,既可促进草珊瑚的生长,又可增加经济收入。
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1列,外被角质层。皮层外侧有2-3列厚角细胞,内侧为7-10列薄壁细胞,有少数油细胞和含鞣质细胞散在;石细胞单个或成群,多边形至类圆形,纹孔明显。韧皮部外侧纤维束呈新月形,壁厚,木化,每束纤维两侧常有1-4个切向延长的大形厚壁细胞;韧皮部狭窄;形成层不明显;木质部多为管胞,径向排列。初生射线宽4-5列细胞,次生射线宽1-2列细胞。髓大,有少数鞣质细胞散在,有时可见大形石细胞单个或成群存在;老茎髓部中心常中空。
半灌木,无毛,木质部无导管。叶对生,常多对,椭圆形、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边缘具锯齿,齿尖有一腺体;叶柄短,基部合生;托叶小。穗状花序顶生,通常分枝,多少成圆锥花序状;花两性,无花被亦无花梗;苞片1枚,三角形,宿存;雄蕊1枚,肉质,棒状至背腹压扁,花药2室(稀3室),药室侧向至内向,纵裂;子房卵形,含1颗下垂的直生胚珠,无花柱,柱头近头状。核果球形或卵形;种子含丰富胚乳,胚微小。